第386章
“必须改!”
这话像一颗炸弹,在车间里炸开了锅。女工们纷纷附和,有人甚至开始收拾工具。
胡为民站在原地,感到一阵无奈。
他忽然想起创作时查阅的那些战地日记,那些永远定格在二十岁的笑脸,那些被鲜血浸透的家书。。。。。。
“为民。。。。。。”秦昭阳担忧的看着他。
“对不起。”沉默半晌,胡为民终于开口,声音不大却非常坚定,“我不能改。”
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,女工们瞪大眼睛望着他,仿佛在看一个冷血的怪物。
胡为民走到排字台前,手指轻轻抚过那些铅字:“正因为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遗憾,我们才更要记住他们。如果连文学都要忘记战争的残酷,和那来之不易的胜利,等十几年,二十几年后,还有谁会记得这场卫国战争,谁还记得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?”
这番话像一盆冷水,浇灭了女工们的激动。
蓝头巾女工松开手,突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:“我就是。。。就是心疼啊!”
“我知道,我不怪你们,相反,我还要感谢你们。”
胡为民扶起那位女工,语气柔和。
“同志们,同志们,大家冷静,胡作家说得对啊!”
这时,领导见工人们冷静下来,走上前接替了胡为民的工作。
有领导出面,胡为民趁机退到后面。
秦昭阳拍了拍他的肩膀,夸赞道:“为民,干得好啊!”
“要是可以,我是真不想趟这波浑水。”胡为民苦笑道。
最终,在厂领导的调解下,女工们最终还是回到了工作岗位。
走出印刷厂时,胡为民突然觉得,这或许是一个作家能得到的最高评价——不是文学奖,不是销量数字,而是普通读者为虚构人物流下的真实眼泪。
他抬头望向印刷厂的大门,回忆起刚才那一幕。
这一刻,他比任何时候都确信:《芳华》真正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。
坐车返回人文社。
到了地方,胡为民刚想开溜,就被秦昭阳一把拽住胳膊:“哎哎,往哪儿跑呢?跟我上楼!”
“秦主编,还有事吗?”
“是有点事,你跟我上来一趟。”
胡为民一脸懵逼,但还是跟着秦昭阳进了《当代》编辑部。
一进编辑部,众人齐刷刷投来关切的目光。
“主编,胡老师,你们回来了,印刷厂的事情解决了吗?”有位年轻编辑一个箭步冲上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