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燕平观察着他慷慨赴死的表情,摇了摇头。“孟老师,”她说,“平常你多出去走动走动啊,国内最大的通用半导体公司不就在隔壁区吗?他们有什么技术需求,你去打听打听,研究研究,下次企业交流的时候,主动跟高管社交一下,说不定就能拿到项目了。”
这话院领导也跟他说过,确实是金玉良言,只不过对他来说,实行起来难比登天。
他很清楚,各行各业到最后,拼的还是人脉,即便是科研工作也不例外。
如果没有项目,别说仪器设备,他连实验室房租都交不起。
他入职之前不知道,用学校的实验室还要交房租,知道之后如遭雷劈,这是做科研还是北漂呢。
“对了,下半年,院里就要出新制度了,”付燕平再给他沉重一击,“年终考核的时候,科研分倒数六名得去校委会做反思汇报,下面坐着的可都是校领导啊。在这种场合让领导记住名字,那可太有利于职业发展了。”
孟初居安思危的能力一向出众,听到这话,他立刻心脏狂跳,好像自己的职业生涯明天就结束了。
他是新老师,拿项目的能力本来就比不上老教授们,必须行动起来。
回到办公室,他在邮箱里翻找一通,然后打开微信,盯着屏幕,努力深呼吸。
面前是他博士导师的头像。
这导师是他过去五年的噩梦,很少有聊完几句,不想上吊自尽的时候。
然而,人家是他最大的人脉,科研前路的救命稻草,厉鬼的大腿也是大腿,做人不能太挑。
孟初在文字框里反复编辑,删了又改,改了又删,花了快十分钟,才把消息发出去。
首先,他问候了一下老师的身体和工作,然后叙述了一下自己的近况,最后,他小心提问,下个月在香港有一个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国际会议,老师是否打算参加?
他发完消息,立刻把手机面朝下,放在桌上,屏息细听,祈祷对方做出肯定回答。
看在他任劳任怨做了五年牛马的份上,就说会去吧!
漫长的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终于,手机震了震。
孟初立刻抓起来,点开新消息。
千万别是淘宝广告!
文字显示的一瞬,他整个人放松下来。
是的,对方会参加会议,到时候可以见个面吃顿饭。
孟初恭敬地回复了,希望文字能体现出语气中的感激。然后他打开程序,开始订票。
选定目的地的一瞬,他突然想起,好像有另一个人也在那个地方。
第9章酒精
【酒精:消愁及伤胃的利器,在文学作品中,既可以充当情感催化剂,做出冲动行为,也可以发生不可描述的情节。(例句:不过,事实上,酒精会影响性能力。)】
电路设计是热门领域,每年大大小小会议不下几十个,孟初不会都参加。这次不是导师说要去,他不会报名的。
虽说参加会议算工作的一部分,但机酒的钱也是从他的研究经费里扣。香港物价这么高,他看了眼房费,特意选了离会场远的低价酒店,还是心疼得不行。
不过,也许是期望不高,听了两场讲座后,孟初倒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。
这次会议是一个新兴的工程师协会举办的,为了镇场子,特意找了几个行业大佬。孟初以前只在期刊上见过名字,还是头一回看见真人。
更意外之喜的是,第一天会议结束,导师找到他,说几个老教授要聚个餐,其中就有今天做讲座的大佬,问他要不要一起去。
听到“聚餐”,孟初本能地呼吸不畅、心跳飙升,但立刻点头了。
这等扩展人脉的好机会,就算尴尬致死、惊恐发作,也得去啊。
几位都不是香港本地人,找了一家看起来格调很高的餐厅。进门后,几位教授就开始谦让,反复拉扯,在服务员端着酒单站了一刻钟之后,终于落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