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设法联系南美那边的人。”我说,“我们得找一艘船,或者一架能飞出南极的飞机。”
“祝你们好运。”他叹了口气,“如果‘黑曜石’真的盯上你们,那你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。”
我们下了飞机,目送它在风雪中升空,消失在天际。艾琳检查了一下装备,穗穗则打开终端,试图搜索可用的通讯信号。
“信号很弱。”她说,“但有个中继站可能还在运作。”
“在哪儿?”我问。
“坐标显示在东南方向,大约三十公里外。”她指着地图,“看起来是废弃的气象观测站。”
“那就去那儿。”艾琳说,“如果能联系上外界,我们就能安排下一步行动。”
我们开始在冰原上艰难前行。风雪依旧肆虐,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大自然搏斗。途中,我时不时回想起林凯的那句话:“真正的威胁不是他们,而是那些已经离开南极的存在。”
“你说……‘灰烬计划’到底是什么?”穗穗忽然开口。
“还不清楚。”我摇头,“但林凯显然知道些什么。他留下这段信息,说明他早就预料到我们会来找他。”
“可问题是,为什么是他?”艾琳问,“为什么一个战地摄影师会卷入这样的事件?”
“也许……”我顿了顿,“他早就不是单纯的摄影师了。”
穗穗沉默了一会儿,轻声说:“他是不是……早就知道我们会来找他?”
“也许是。”我说,“但更重要的是,他知道‘黑曜石’会追杀我们。”
我们继续前行,终于在天黑前抵达了那个废弃的气象观测站。里面空无一人,设备大多已经损坏,但有一台老式的通讯终端还能勉强运作。
穗穗尝试连接外部网络,经过一番调试,终于成功发送了一条加密信息。我们等待着回应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无数倍。
终于,终端屏幕上跳出一行字:
【收到请求,确认身份:灰烬计划-最高级别】
【已安排撤离:南美,Gamma-3军事基地】
【航班编号:X-17,预计24小时后抵达】
【注意:对方已察觉】
“他们真的安排了撤离?”艾琳有些惊讶。
“看来林凯的计划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周密。”我说。
“可问题是,‘黑曜石’已经知道我们要去南美。”穗穗担忧地说,“他们肯定会设下埋伏。”
“那就得比他们更快。”艾琳坚定地说,“无论如何,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。”
我们在观测站内短暂休息,轮流守夜,以防万一。我靠在墙边,望着相机屏幕上的林凯,心中充满了疑问。
他到底是谁?为什么他会知道这么多?为什么他会选择留下这些线索?
我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出他在战地采访时的身影,那时的他,只是一个普通的摄影师,记录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。
可如今,他却成了这场阴谋的关键人物。
我忽然意识到,或许从他第一次按下快门开始,就已经踏入了这场风暴之中。
而我,只是继承了他的使命。
一个战地摄影师的使命。
记录真相,揭露谎言。
无论付出什么代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