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天一早,韩大柱便拿出银钱,让韩老太带着韩家诸人去韩老太的娘家走亲戚,家里只留下韩三柱。
他的理由很充分,书院里的同学想到大青山游玩,要办诗社,家里的屋子得腾出来,让同学们使用。
韩老太一听城里要来客人,很是激动,坚决要求留下来。
“正好了,我们可以招待他们啊。”
要是城里贵公子高兴了,打赏几十两银子,岂不是发财了?
韩大柱摆摆手,否决了她的提议。
“他们想清清静静写诗,不愿意有人打扰,你们暂时避一避,以后我和他们处好了关系,再给你们引荐。”
韩老太知道读书人确实脾气怪,什么宁愿不吃肉,也要种竹子,宁愿饿死,也不会吃别人给的东西,她完全不明白他们的脑子里在想什么。
既然大柱拿了银钱,说明这事确实重要,她不能拖大柱的后腿。
于是韩老太带着一家人,乐滋滋地去走亲戚了。
这天刚吃过午饭,韩子文正在家里缝制衣服。
早上他带着弟妹们上了趟山,捡了不少柴火回来晾在院子里。
这会儿弟妹们在睡午觉,他便坐在院子里,一针一线替大凤做衣服。
现在他的缝制技术很不错,虽然动作不快,针脚却细密了很多。
他已经给大凤做好了一件桃色的棉衣,大凤穿着很合身。
桃色很衬她的皮肤,越发显得她唇红齿白,玉雪可爱。
大凤自己也很喜欢,穿上就舍不得脱下来
韩子文劝了半天劝不动,便由得她,反正热得受不住,自己就要脱。
果然,没一会儿大凤就悄悄脱了下来,向他提意见。
“哥哥,给我做一件这会儿能穿的吧,和这件一样。”
韩子文激动不已,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了啊。
他马上答应了,反正离天冷还有一段时间,先满足自己这位小粉丝的需求。
手上这件单衣他已经做好了一大半,再有五六天,就能完工了。
他正缝得带劲,就听到韩三柱在院门口叫他。
“小文哥。”
韩子文抬起头,有点奇怪。
这三柱只要是在村里,和二柱就跟哼哈二将似的,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,今天怎么他一个人过来了?
韩子文只迟疑了一下,便不再放在心上。
这家人的事,他懒得操心。
“啥事儿?”
“我哥让你过去一趟。”
“大柱?”
韩三柱反驳道:“俊年!”
韩子文翻个白眼:“有什么事,你让他来说。”
“我哥说他害怕阿黄,不敢过来。”
他心有余悸地朝院里张望一眼,见阿黄趴在堂屋前,吓得立刻后退一步。
韩子文嗤笑一声,倒是能理解韩大柱的害怕。